中歐經貿合作活力與韌性并顯 雙向投資更活躍
發布時間:2021-07-30 瀏覽量:267
歐盟統計局最新評估數據顯示,今年1至5月歐盟從中國進口商品1746億歐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17.6%;向中國出口商品925億歐元,同比增長21.9%。在歐中商品貿易繼續實現雙向增長的同時,中國也保持了作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。而來自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,今年1至6月,中國與歐盟雙邊貿易額為2.52萬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長26.7%。其中,出口1.51萬億元,增長25.5%;進口1.01萬億元,增長28.5%。中歐貿易占中國外貿總值達到了13.9%,歐盟是僅次于東盟的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。
從雙方的經貿數據可以看出,中歐互為重要的經貿伙伴,經濟互補性強、合作潛力巨大。中歐之間的“正向依存”是目前全球化大背景下雙方各自最佳利益的集中反映。
活力與韌性并顯
中國與歐盟雙邊貿易保持較快增長,在貿易領域合作展現出活力與韌性。海關總署的統計顯示,去年4月至今年6月,中歐雙邊月度貿易值已連續15個月保持正增長,其中近8個月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。今年1至6月,中國16.6%的機電產品、15.4%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是出口到歐盟,進口的消費品中,有35.1%來自歐盟,包括汽車。
中歐班列持續增長,確保貿易暢通。1至6月,中歐班列共計開行7377列,運送貨物70.7萬標箱,同比分別增長43%和52%。截至目前,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4.1萬列。在全球疫情持續的背景下,中歐班列延續增長勢頭,單月開行數量均超千列,為暢通國內、國際雙循環提供了強勁動力。如今的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68個城市,運輸貨物的種類已拓展到5萬多種,年度運送貨值達到560億美元。今年阿拉山口推行“數字口岸”系統,中歐班列出境通關時間壓縮到5小時以內。
中法德關系漸行走穩。7月5日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法國總統馬克龍、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視頻峰會,不僅顯示出中法德領導人推進合作關系的良好愿望,也是中法德關系漸行走穩的友好信號。2020年,中歐貿易額達到5600多億歐元,而中國和德國的貿易額就達2120億歐元,占中歐貿易額大約1/3強,中國躍升為德國第二大出口市場??梢钥闯?,中德貿易對中歐貿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。中國已連續5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,而且雙邊貿易額在全球貿易遭受疫情嚴重沖擊的情況下逆勢上揚,成為德國對外貿易難得的增長點。未來,中德在汽車、醫療用品以及綠色低碳經濟領域前景廣闊。
雙向投資更活躍
迄今,中歐雙邊投資總額已累計達2500億美元。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中歐雙向投資增幅呈現強勁反彈:1至5月,歐盟對華投資增長16.8%;1至4月,中國對歐盟投資大幅增長了70.8%。中國和歐盟的企業以及雙方的商會組織都非?;钴S。
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投資熱情不減。由于中國較世界其他地區更加迅速地戰勝了疫情,經濟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復蘇,因此大量歐洲在華企業都從中受益。中國歐盟商會聯合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近日發布的《商業信心調查2021》報告顯示,68%的在華歐盟企業對業務增長持樂觀態度,同比大幅增長了20個百分點。此外,僅有9%的歐洲企業考慮將現有或計劃內在華投資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,這一比例再創新低,表明歐洲企業堅定扎根中國市場。
據德國外貿商會統計,有超過5000家德國企業在中國設有分公司或辦事機構。長期在中國生存發展的德國制造業企業伍爾特集團,進入中國至今已有27年,在中國的分公司已經達到100多家,營銷額超千億,為各行業提供超12.5萬種產品,如今的伍爾特集團在電商領域發展非???,不僅有在線商店,還有自己的App。法國不少知名企業也很早植根中國市場,并獲得良好發展。法國道達爾能源公司是全球四大石油化工集團之一,公司于1979年進入中國,是首家在中國開展海上油氣勘探的國際石油公司,業務范圍遍及能源行業全產業鏈;法國的達飛集團在30多年前就開始深耕中國市場,目前在造船、集裝箱制造、碼頭運營、物流等領域均有中方密切合作的伙伴,多個重大項目穩步推進,業務范圍不斷拓展;還有為大眾熟知的老佛爺百貨集團,已經將中國作為重要的投資目的地,其已在北京、上海、貴陽開設了三家旗艦店。
最近幾年,中國企業走進歐洲的勢頭逐年遞增,赴歐投資活躍,為當地發展帶來新動力,生動體現中歐產業利益相互交織、高度融合。2020年,法國總統馬克龍召集8家跨國企業“掌門人”開視頻會議,為后疫情時代法國經濟復蘇“問診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有可口可樂、聯合利華、印度塔塔工業集團等跨國巨頭,還有一家名為遠景科技集團的中國企業受邀,與法國政府商議法國的生態與科技轉型。遠景科技集團很早就參與到歐洲引領全球的綠色科技創新中,其在法國開發并管理著當地最高環境標準的智慧風場;遠景還曾攜手8家歐洲公司共同研發超導風機。太庫德國成立于2015年,是第一家進入德國市場的中國孵化器品牌,平均每年孵化加速約20個項目,迄今為止已服務超過百余家科創企業。作為在德為數不多的中資科創機構,太庫德國是保時捷、漢莎、拜爾等德國傳統超大型產業集團的創新合作伙伴,以“中國視角”為老牌德國企業輸入創新動能。中國電池制造廠商蜂巢能源將投資20億歐元在德國建立電池工廠和研發中心,建成后,該廠計劃年產供30萬至50萬臺電動汽車使用的電池,創造2000個工作崗位。
來源:《國際商報》